咨询热线:13404775088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一碗面也配保温袋,是不是太浪费了?

最近不少市民发现,外卖包装正变得越来越“奢华”,不只大小餐盒一堆,许多连锁品牌还开端运用厚实的保温袋替代可降解塑料袋,并印上自家品牌广告。但这些质量十分好的包装用过一次就连同剩饭剩菜一同被扔掉了,真实太糜费,过度包装增加的本钱不只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,更会为城市渣滓消纳添担负。

点一份捞面摆一桌包装

 

 

在朝阳门上班的白领小刘午餐根本靠外卖处理,最近她无法地发现,拆外卖变得越来越有“典礼感”。昨天中午,小刘点了一份40元的捞面,外卖小哥送来的却是一个大大的铝箔保温棉材质方袋子。拉开拉链,首先看到的是精致的餐具和垫餐纸,拿开这些,里头才是餐盒里面分装着煮好的面条和配菜,小袋子里则是烫手的汤底。

 

 

“吃这一顿面条,糜费几包装啊?”吃完面条小刘发现,五花八门的外卖包装曾经摆满一桌。特别那只无纺布加铝箔的保温袋非常厚实,直接扔掉有些糜费,留下来放在办公桌抽屉里又变成占用空间的“鸡肋”。

 

 

外卖过度包装的情形并不少见。在海淀工作的市民小邵吐槽说,本人最近点的三次外卖是肥牛饭、鳗鱼饭和土豆牛腩配米饭。但不管是哪一家店,送来的餐食都是用厚实的保温袋包装的,这在夏日完整没有必要。“羊毛出在羊身上,这么精巧的外卖包装,到头来本钱都摊在了菜价里。”他表示。附赠砂锅不敢用扔又可惜

 

 

随着印有企业标识和广告的定制包装越来越普遍,“奢华包装”也成了商户制造噱头的一大卖点,局部商家以至开端拼“外卖周边”。点鲍鱼捞饭送砂锅,点火锅外卖送电煮锅,点羊肉汤送酒精炉……“送砂锅的确惊到我了。”市民小罗曾经点过一家鲍鱼捞饭的外卖,27元的外卖,她收到的却是一个篮球大小的保温袋,袋子里装着一只用锡纸层层包裹的小砂锅。除此以外,商家还赠送了一把漂亮的不锈钢勺子。

 

 

吃完这餐饭,小罗觉得直接扔掉砂锅有些可惜,洗洁净后放在厨房。“但是砂锅质量没有保证,不晓得能不能拿到火上烧,放了两天最后还是扔了。”小罗觉得这种过度包装的外卖固然能带来短暂的新奇感,但形成了很大糜费,她表示本人不会再点这家外卖了。

包装营销添加环保压力

 

 

和府捞面的客服人员说,各家门店送出的每一份外卖都要依据统一规范包装,保温袋是“标配”。运用保温袋和精致的餐盒首先是为了防止送餐过程中遗撒,其次是可以保证面条送到食客手中时仍能坚持最佳口感。当记者讯问保温袋能否能够回收时,这位工作人员表示,店里如今不会回收运用过的外卖包装,倡议顾客自行对保温袋停止二次应用。

 

 

市民小林是喜茶的忠实粉丝,但让她深感无法的是,哪怕只是点一杯饮料,下单页面也必需付1元打包费。仅仅半个月不到,她办公桌上曾经堆满白色的喜茶定制保温袋。“这么好的袋子扔掉真是罪恶,送人又没人要。商家为什么不能给出简易包装的选项?”她表示,理论上保温袋能够二次应用,但每单外卖都配一个,谁用得了?最后结果只能进渣滓桶。

 

 

美团此前发布的《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》显现,2019年国内主流外卖平台日订单量约2000万单。由此测算,即使只是20%的外卖配保温袋,每年糜费的保温袋也将超越14亿个。“目前保温袋简直无处回收,对环保消纳形成的压力远甚于塑料袋和纸袋。”一位环保人士倡议,外卖包装糜费由来已久,“谁产生谁担任,不论是塑料餐盒还是保温袋等包装,平台和商家应该担负起回收义务或环保处置的本钱。”